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强调诗歌必须具备扬善抑恶的美刺作用。“美”,即赞美,肯定一切美善的人与事;“刺”,即讽刺,揭露时弊,讽刺、批评不良风尚,规劝人们改过。汉郑玄《诗谱序》认为《诗经》“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时,所以匡救其恶”。美刺说注重文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使文学起干预生活、匡正时弊的作用,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