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伊斯兰教派别。19世纪中叶由伊朗人米尔扎·阿里·穆罕默德(Mīrz ‘Alī Muhammad, 1820—1850)创立。1844年阿里利用什叶派关于马赫迪“救世主”的信仰,自称“巴布”(阿拉伯语和波斯语Bb的音译,意为“门”),是信徒通往“救世主”的门。1845年,阿里自称为新的先知,提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时期已经逝去,《古兰经》和教法都已陈旧,须代之以巴布的《默示录》。主张财产公有,男女平等,简化或修订伊斯兰教宗教仪规和刑罚制度。该教派得到下层群众的拥护。1847年阿里被捕后,在下层阿訇和商人领导下,1848年起在马赞德兰、津章和尼里士等地发动起义,都遭镇压。阿里在1850年被处死。后教派分裂,1863年巴布门徒侯赛因·阿里(HusaynAlī, 1817—1892)宣称自己是巴哈乌拉(意为“安拉的光辉”),建立巴哈派。此派于1981年宣布脱离伊斯兰教,称“巴哈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