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词典 >

温差电效应

温差电效应   wēn chā diàn xiào yìng

一般指“塞贝克效应”。当甲、乙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导电类型不同的半导体)联接如图时,如果两个接头的温度T1T2不同,则在这两接头间有电动势产生的现象。182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Thomas Johann Seebeck, 1770—1831)发现。如将两端相接,则其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电流称为“热电流(“温差电流”的旧称)。在金属中,这种效应较小,常用以测量温度;对于半导体,效应较大,可用来发电。反之,如果有电流流过上述闭合电路时,则一接头处会变冷(放热);另一接头处会变热(吸热),这效应称为“珀耳帖效应”,是“塞贝克效应”的逆效应。1834年由法国科学家珀耳帖(Jean Charles Athanase Peltier, 1785—1845)发现。在半导体中,这效应较显著,可用来做致冷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