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岩石在高剪切应力作用下发生韧性剪切变形而形成的一种动力变质岩。主要由基质(碎裂化矿物颗粒和新生应变矿物的细粒集合体)和呈透镜状或浑圆状的残留碎斑组成。其粒度较原岩显著减小;具有叶理、线理、纹理状构造(若具有片理构造时则称为“千糜岩”);发育于狭窄的强应变带内。根据岩石中基质的含量(10%~50%、50%~90%和>90%)和残留碎斑的大小(>2毫米、0.2~2毫米和<0.2毫米)可划分为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