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慄 bù hán ér lì同“
不寒而栗”。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慄。”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坐簿书舛错,为中执法所劾,事下三府,以受賕论,其刑甚渥。于今列郡,不寒而慄。” 巴金 《第二次解放》:“想到那些阴暗的日子,我真是不寒而慄。”
国语辞典
注音 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ㄧˋ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相似詞: 毛骨悚然、膽戰心驚、心驚膽跳、戰戰兢兢 形容內心恐懼至極。
▶ 漢.楊惲〈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慄,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 《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寢門,遂有不可問之處。豈果脂粉之氣,不勢而威?胡乃骯髒之身,不寒而慄?」亦作「不寒而栗」。参见:
不寒而栗
扫描版:「不寒而慄」在《汉语大词典》第455页 第1卷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