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面自乾 《尚书大传》卷三:“駡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
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镜花缘》第三八回:“ 唐敖 道:‘若讲能够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娄师德 了:他告诉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
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亦省作“
唾面”。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於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国语辞典
注音 ㄊㄨㄛˋ ㄇㄧㄢˋ ㄗˋ ㄍㄢ 拼音 tuò miàn zì gān 唐代婁師德勸戒弟弟,當別人吐口水在臉上時,不要擦拭,讓它自己乾掉的故事。典出《新唐書.卷一○八.婁師德傳》。比喻逆來順受,寬容忍讓。
▶ 宋.陸游〈聞里中有鬥者作此示之〉詩:「秋毫不能忍,平地尋干戈;唾面聽自乾,彼忿自消磨。」亦用來罵人不知羞恥。参见:
唾面自干
扫描版:「唾面自乾」在《汉语大词典》第3790页 第3卷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