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脩 亦作“
不修”。
1.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
2.不修缮。 汉 班彪 《北征赋》:“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
3.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 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国语辞典
注音 ㄅㄨˋ ㄒㄧㄡ 拼音 bù xiū 1. 不整理。
▶ 《文選.班彪.北征賦》:「過泥陽而太息兮,悲祖廟之不脩。」
▶ 《文選.韋曜.博弈論》:「人事曠而不脩,賓旅闕而不接。」
2. 不修練。
▶ 《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今農戰不脩,文儒是競。」参见:
不修
扫描版:「不脩」在《汉语大词典》第435页 第1卷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