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國紀年 干支壬辰 公元932年

输入历史事件:

五代十國紀年 干支壬辰 公元932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後)唐 ②李嗣源 洛陽 明宗 2 2長興3年  
②楊溥 揚州  4 3大和4年  

續表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吳越 ②錢元瓘 錢塘  文穆王 4 1長興3年  從後唐年號
⑧王延鈞 福州 太宗 4 2長興3年  從後唐年號
(南)漢 ①劉 廣州 高祖  3 3大有5年  
荊南 ②高從誨 荆州  文獻王 8 3長興3年  從後唐年號
③馬希範 長沙  文昭王  長興3年  從後唐年號
契丹 ②耶律徳光 上京 遼太宗  3 1天顯7年  
東丹 ①耶律倍 龍泉府 遼義宗   甘露7年  
于闐 ①李聖天 和田   1 同慶21年  在新疆
大義寧 楊幹真 太和城  肅恭 2 2大明2年  在雲南
古格      119年  西藏阿里

月 曆 表

5645—355—2061864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8 夏曆十二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20年 回曆1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9 夏曆正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回曆2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0 夏曆二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回曆3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1 夏曆三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回曆4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2 夏曆四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回曆5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3 夏曆五月      24 25 26 27 28 29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回曆6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4 夏曆六月 25 26 27 28 29 30 (4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回曆7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5 夏曆七月    26 27 28 29 (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回曆8月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6 夏曆八月       28 29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9月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7 夏曆九月  29 30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回曆10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8 夏曆十月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回曆11月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9
50
夏曆十一
十二月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5) 2
  回曆12月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大事記

正月,以黨項屢掠貢使,遣將擊之,破十九族,俘7200人。二月,後唐馮道倡議刻儒家九經。三月,吳越王錢鏐卒,子傅瓘立,改名元瓘,去國儀。四月,董璋攻孟知祥,敗歸梓州,為部下所殺。孟知祥遂有兩川。六月,閩王主延鈞謀稱帝,絕於唐。七月,楚馬希聲卒,弟希範立。十一月,唐以石敬瑭為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




屈原在汉北期间曾至楚故都鄢郢,作《离骚》。
关于《离骚》的作时,首先,是作于怀王朝而不是顷襄王朝。
其次,从《抽思》中的陈辞看,《离骚》应作于怀王二十五年到二十七年之间。
孟轲卒于本年前后。
孟子在前312年后去齐时已七十余,再无力周游列国,便“退而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不存在后人附加、材料不真实的情况。
三国时姚信认为是孟子卒后,由其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人,根据孟子生前言论缀辑编定。
崔述《孟子事实录》言:“《孟子》一书为公孙丑、万章所纂述者,近是;谓孟子与之同撰,或孟子所自撰,则非也。
综上所述,司马迁之说可以比较圆满回答各家的疑问。
《孟子》全书成书时间已难考,但像《梁惠王上》已提到“梁襄王”。
《孟子》篇数,《史记•孟荀列传》以为“作《孟子》七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应劭《风俗通义·穷通》亦云孟子“作书中外十一篇”;赵岐《孟子章句》则将《孟子》十一篇分为《内书》七篇,《外书》四篇。
关于孟子弟子,焦循《孟子正义》列举十五人:万章、公孙丑、乐正子、陈臻、公都子、充虞、徐辟、高子、咸丘蒙、陈代、彭更、屋庐子、桃应、季孙、子叔。
屈原的《天问》、《惜诵》、《招魂》、《思美人》作于此年前后。
《惜诵》也作于被放汉北时,可由诗本身看出。
《招魂》作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屈原被放汉北,任掌管云梦泽的“掌梦”之职,在屈原任此职期间。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末沫。
《思美人》所表现思想、情绪与《抽思》、《离骚》、《惜诵》一致。
齐楚垂沙之战,楚将唐眜被杀。
《战国策•楚策三》、《荀子·议兵》等对此事均有记载。
《江乙说安陵君》当写成于本年后。
冯谖于本年稍后作《长铗歌》(一作《弹铗歌》)。
屈原于本年从汉北回郢都。
《战国策》中围绕“韩立太子”多篇《策》文作于本年后。
从《史记•韩世家》看,“韩咎”非公子咎。
《史记•韩世家》在叙述了楚解韩氏之围后,有“苏代又谓秦太后弟芈戎”之语。
《史记•韩世家》载太子婴死后,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时,虮虱就已质于楚。
《韩策二•谓新城君曰》如金正炜《战国策补释》所言:“此《策》文多淆误,故致义不可通。
综合上述情况,《楚策一•韩公叔有齐魏》及《韩策二》中涉及韩争立太子《策》文,是策士们围绕“韩争立太子”事所作一组《策》文。
秦昭王遗书楚怀王,约其会于武关。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