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世说新语之《陶公性检厉》

输入关键字:

世说新语之《陶公性检厉》


刘义庆
原 文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译文
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宣武(温)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用来做竹钉。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

注释
陶公:陶侃的敬称。
检厉:认真,严肃。
勤:勤勉。
荆州:荆州刺史。
敕:命令
咸:都。
正会:农历正月初一集会。
值:正赶上,正遇上
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除:台阶。
都无所妨:行人上下完全没有妨碍。
录:收集
厚头:近根部的竹头
桓宣武:即 桓温。
发:征用
仍:因而,于是。
当足:用竹篼当作竹嵩的铁足。
超:超过。
两阶:两个等级 (阶:官级。)
悉:全部
正会:正月初一集会
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除:台阶
尝:曾经




《北史·韩褒传》
《北史·崔浩传》
《北史·郦道元传》
《北史·令狐整传》
《北史·申徽传》
北史·列传第五十七《申徽传》
《北史·傅永传》
《北史·隋文献皇后独孤氏》
《北史·魏德深传》
《北史·傅永列传》
《北史·柳庆传》(一)
《北史五十二·柳庆传》(二)
《杨烈妇传》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郢书燕说》
《小石潭记》
《孔雀东南飞》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柳敬亭传》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细柳营》
《明史·赵彦传》
《方苞禁酒之议》
《苏轼徙知徐州》
《孝丐》
《二鹊招鹳》
《太宗纳谏》
《国信使郝文忠公》
《旧唐书·高适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