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魏书·许谦传》

输入关键字:

《魏书·许谦传》


魏书
原文
    许谦,字元逊,代人也。少有文才,善天文图谶之学。建国时,将家归附,昭成嘉之,擢为代王郎中令,兼掌文记。与燕凤俱授献明帝经。从征卫辰,以功赐僮隶三十户。昭成崩后,谦徙长安。苻坚从弟行唐公洛镇和龙,请谦之镇。未几,以继母老辞还。
    登国初,遂归太祖。太祖悦,以为右司马,与张衮等参赞初基。慕容宝来寇也,太祖使谦告难于姚兴。兴遣将杨佛嵩率众来援,而佛嵩稽缓。太祖命谦为书以遗佛嵩曰:“夫杖顺以翦遗,乘义而攻昧,未有非其运而显功,无其时而著业。慕容无道,侵我疆场,师老兵疲,天亡期至,是以遣使命军,必望克赴。将军据方邵之任,总熊虎之师,事与机会,令其时也。因此而举,役不再驾,千载之勋,一朝可立。然后高会云中,进师三魏,举觞称寿,不亦绰乎!”佛嵩乃倍道兼行。太祖大悦,赐谦爵关内侯。重遣谦与佛嵩盟曰:“昔殷汤有鸣条之誓,周武有河阳之盟,所以藉神灵,昭忠信。夫亲仁善邻,古之令轨,歃血割牲,以敦永穆。今既盟之后,言归其好,分灾恤患,休戚是同。有违此盟,神祇斯殛。”宝败,佛嵩乃还。
    明年慕容垂复来寇太祖谓谦曰今事急矣非卿岂能复致姚师卿其行也谦未发而垂退乃止及闻垂死,谦上书劝进,太祖善之。
    并州平,以谦为阳曲护军,赐爵平舒侯、安远将军。皇始元年卒官,时年六十三。赠平东将军、左光禄大夫、幽州刺史、高阳公,谥曰文。(选自《魏书·许谦列传》,有删改)

译文
    许谦,字元逊,是代郡人。年轻时有文学才能,擅长天象图谶的学问。北魏建立时,带领家族归附,昭成帝嘉奖他,擢升他为代王郎中令,兼掌文书记录。和燕凤一起给献明帝传授经书。曾跟随昭成帝征伐卫辰,因功劳赐给奴隶三十户。昭成帝逝世后,许谦就迁往长安。苻坚的堂弟行唐公苻洛镇守和龙,请求许谦前往。没过多久,许谦因继母年老而推辞返回。
    登国初年,(许谦)归附太祖。太祖大悦,委任许谦为右司马,和张衮等人参与辅助初期的基业。慕容宝前来侵犯,太祖派遣许谦向姚兴求救。姚兴派遣将领杨佛嵩率领部众前来援助,而杨佛嵩却拖延迟缓。太祖命令许谦写信送给杨佛嵩说:“仗着正道而剪除残敌,乘着道义而攻打昏昧,没有不逢机运而建功,不遇时命而立业的。慕容氏没有道德,侵犯我们的边境,军队外出长久,兵士疲劳,上天灭亡他们的期限已到,所以派遣使者命令军队,期望能够按期奔赴。将军据有方叔邵虎那样的职位,总领如同熊虎一样的军队,事情和机缘会合,现在就是时候。利用这个时机出兵,不再有下个战役,显名千年的功勋,一个早晨可以建立。然后在云中聚会,进军三魏地区,举杯祝寿,不也是宽裕的吗?”佛嵩于是日夜赶路。太祖大喜,赐给许谦关内侯的爵位。又派遣许谦和佛嵩结盟说:“从前殷汤有鸣条的宣誓,周武王有河阳的盟约,都是依仗神灵,来昭示忠诚信实。亲近仁人善交邻国,是古代的良好规范,切割牲畜以其血表示信誓,来求永久的和睦。现在盟誓以后,永结友好,分担灾祸救助患难,同甘共苦。有违背这个盟誓的,神灵灭亡他。”慕容宝失败后,佛嵩才返回。
    第二年,慕容垂又来进犯。太祖对许谦说:“现在事情危急了,没有你哪能再搬来姚兴的军队,你走一趟吧。”许谦还没出发而慕容垂已退走,于是停下来。等到听说慕容垂死去,许谦上奏疏劝称皇帝,太祖喜爱他。
    并州平定后,任命许谦为阳曲护军,赐爵为平舒侯,任安远将军。皇始元年任职中去世,这一年他六十三岁。朝廷追赠他为平东将军、左光禄大夫、幽州刺史、高阳公,谥号为文。

《魏书·许谦传》    


《欲食半饼喻》
《反裘负刍》
《魏文侯期猎》
《宋史·赵概传》
《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也》
《郁离子·捕鼠》
《吕蒙正不记人过》
陈三立《吴昌硕墓志铭》
汪中《哀盐船文》
《宋史·胡则传》
王慎中《朱碧潭诗序》
《明史·叶盛传》
《寓山注》序
《宋史·沈括传》
《明史·杨廷麟传》
《明史·廖永忠传》
《赵韩王普为相》
《风俗通义·穷通》
《景公好弋》
《梁史·陈庆之列传》
《梁史·兰钦传》
《宋史·薛奎传》
《鸣机夜课图记》
唐语林之《老妪与虎》
《宋史·寇准传》
《太祖视事东阁》
《包拯传》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寤崖子之《海鸥与巷燕》
《周公·李迁哲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