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焦竑《银烛》

输入关键字:

焦竑《银烛》


焦竑
原文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①)部:规定,程序。②行:巡视,考察。③墨:贪墨,贪财。①爇(nuò)点燃,焚烧。 

译文
    明朝天顺年间,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按照程序巡察各县。有一个地方的县令是个大贪官,听说丰庆要来了,十分害怕,就把银子熔铸成蜡烛的样子送给丰庆。丰庆先前没有察觉,后来侍者告诉他。丰庆故意说:“点燃蜡烛。“侍者说:“点了,可是不能燃烧。“丰庆笑着说:“不能燃怎么能当蜡烛呢?”(于是)仍旧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并对县令说:“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从今以后千万别再这样了。”县令出来后,更加害怕了,就辞官走了。丰庆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  

焦竑《银烛》    


《明史·江翰传》
《明史·梅国桢传》
《明史·赵用贤传》
《明史·张居正传》
《明史·王三善传》
《明史·范复粹传》
《明史·白圭传》
《明史·耿炳文传》
《明史·耿九畴传》
《明史·况钟传》(二)
《明史·许士柔传》
《明史·陈泰传》
《明史·欧阳德传》
《明史·詹荣传》
《明史·陈吾德传》
《明史·毕自严传》
《明史·徐渭传》
《明史·吴达可传》
《明史·史可法传》
《明史·袁化中传》
《明史·李文祥传》
《明史·彭程传》
《明史·金声传》
《明史·王洽传》
《明史·顾允成传》
《明史·贾三近传》
《明史·陈德传》
老学庵笔记之《画家赵广不屈》
老学庵笔记之《肃王与沈元用》
《放翁家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